html模版【全面深化改革在湖南】湖南社會體制改革成果豐碩
華聲在線7月26日訊(記者 左丹 段涵敏 於振宇 沙兆華 王曦 李傳新)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省全面推進教育、衛生計生、人社、民政、公安戶籍、食藥監管等社會體制改革,成果豐碩。

近年來,湖南省制定實施建設教育強省“十三五”規劃,制定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,推動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,積極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,義務教育學校校長、教師交流輪崗改革試點擴大到所有市州。2016年,全省學前3年毛入園率、高中階段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為78.0%、90.6%、43.0台中商標申請代辦%,與2007年相比分別提高38.3、26.6和23.9個百分點。小學、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持續保持在99%以上,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%,高考錄取率連續保持在86%左右。各類教育發展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。

加快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,醫改頂層設計日臻完善,路線圖正在逐漸轉化為施工圖。保基本,兜底線,構建全民醫療保障網。全省基本醫保參保率連續5年保持98%以上,2017年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450元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,城鄉基本醫保實現機構整合。目前,全省已建立城市醫療集團、縣域醫療共同體、專科聯盟、遠程醫療協作網等多種形式的醫聯體194個,傢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覆蓋率達到40%,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,逐步構建基層首診、雙向轉診、上下聯動、急慢分治的就醫新格局。全省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,通過理順醫療服務價格、加大政府投入,破除以藥補醫機制。公立醫院藥占比已由2012年的45%下降至目前的35%,門診次均費用、住院次均費用增長控制在6%以下,有效減輕群眾醫療負擔。

人社系統統籌推進就業創業、社會保障、工資收入分配等民生領域改革,釋放改革紅利。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,多措並舉,精準施策,穩定和擴大就業,全省每年新增城鎮就業70萬人以上,30多萬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創業,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規模超過1500萬人。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,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、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,實現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並軌,建立大病保險制度,社會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。覆蓋范圍持續擴大,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突破4500萬人,基本醫療保險突破7000萬人,全民醫保基本實現。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,連續13年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,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。

各級民政部門深化改革,充分發揮民政在基本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。近年來,年均災害和冬春救助500多萬人次、醫療救助500多萬人次、臨時救助46萬戶次、流浪救助30多萬人次、台灣商標註冊查詢慈善援助10多萬人次。同時,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,基本形成養老服務體系;社會福利事業普惠發展,困難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;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,走上法台中註冊商標流程治化、規范化的道路。建立巨災保險制度,有效分擔自然災害風險,切實減輕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,是我省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科學化的重大成果。

公安系統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警務創新工作需要,大力推廣網上預約、網上受理、網上審批和自助服務、“一站式”服務,更多更好地推出新的便民惠民舉措,全力打造民生警務。紮實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。推動實施居住證制度,建立實際居住人口登記制度,健全完善人口基礎信息庫。紮實推進人口管理服務和出入境管理服務制度改革。實施居民身份證及戶口異地受理制度,在廣東、上海、北京等地建立身份證跨省市異地受理點,在有條件的市州增設出國境城區受理點、開設延伸受理點和推進自助受理工作,建立省級實有人口管理信息系統,規范人口信息服務行為。在全國率先推出“省內新生兒上戶異地辦理”便民舉措,全力推進無戶口人員落戶工作。創新行政管理服務方式,不斷推出便民利民服務。

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積極推進體制改革,在全國率先將縣級綜合監管機構更名為“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督管理局”,增強食品藥品監管的統一性、權威性和專業性;在1532個鄉鎮(街道)設立監管所1392個,打通食品藥品監管“最後一公裡”。積極推動公安、檢察機關在同級食藥監部門派駐聯絡室,完善行刑銜接機制,強化瞭食品藥品執法辦案力度。切實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將80%的食品生產企業許可下放到市州,將食品流通許可和餐飲服務許可整合為食品經營許可,在全國創新建立醫療器械快速審批模式,並推進全省首批519個化學藥品仿制藥一致性評價。據統計,改革後承接國傢食藥監管總局行政審批事項10項,取消21項,下放市州19項,委托省直管縣辦理10項。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ydy507f8m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